标题:外烟免税店直发“不得人心”?消费者权益谁来守护

导语:近年来,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免税店成为了众多游客购物的新宠。然而,近期有关外烟免税店涉嫌“不得人心”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本篇特写将深入剖析这一社会问题,通过消费者亲身经历,揭示背后的利益链,并邀请专家对此进行点评。
正文:
李女士是一位热衷于旅游的上班族,每次出国旅行,她都会选择在免税店购买一些奢侈品和烟酒。然而,这次她在新加坡的一家外烟免税店购物时,却遭遇了一件让她倍感失望的事情。
“我在免税店买了一盒香烟,结账时发现价格比国内便宜了近一半。但当我回国后,在海关申报时,却被要求缴纳高额的关税。这让我感到非常不公平。”李女士无奈地说。
像李女士这样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。据了解,一些外烟免税店为了吸引顾客,采取“免税”的噱头,实际上却在商品价格上做文章。消费者在免税店购买商品后,回国时需要缴纳关税,这部分费用往往远高于免税前的价格。
“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,让消费者在享受‘免税’的同时,实际上却承担了更高的税负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表示。
针对这一问题,记者采访了我国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张先生。张先生表示,外烟免税店涉嫌虚假宣传,违反了《广告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。
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,有权了解商品的真实价格和税费情况。外烟免税店以‘免税’为诱饵,误导消费者,这种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。”张先生强调。
此外,记者还了解到,一些外烟免税店还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、虚假宣传等问题。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扰乱了市场秩序。
“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免税店的监管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”张先生建议。
结语:
外烟免税店“不得人心”的现象,暴露出我国免税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。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,切实加强监管,让消费者在享受免税优惠的同时,不再遭受权益受损的困扰。